2005年,網成立,2008年,出現了專注做有機食品的和樂康及沱沱工社,這幾個企業開始都是做小眾市場。在這期間,國 內頻發食品安全事件,導致很多消費者產生了對品質高、功能性高食材的需求,這使得很多企業看到了這個巨大市場,在2009年-2012年之間,涌現了一大 批生鮮電商。過多的商家進入這個行業,也導致了行業泡沫的產生,當時的市場需求并沒有那么大,而生鮮電商的模式也是原封不動的COPY了普通電商的模式, 終很多企業倒閉。
這個階段的結束,以2013年初的北京“優菜網”尋求轉讓及上海“天鮮配”被轉賣為標志,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家都是做有機和綠色蔬菜的電商,要知道在國內找這樣的食品在之前有多難。
生鮮電商的轉折,也是從2012年底開始。當時剛成立一年的生鮮電商“本來生活” 憑“褚橙進京”的事件營銷一炮走紅,隨后有又在2013年春挑起了“京城荔枝大戰”,此時開始生鮮電商再度引起人們熱議。這期間,社會化媒體及移動互聯網 的發展也讓生鮮電商們有了更多模式的探索,第二階段明顯比優先階段更有生命力。
在第二階段的創業的生鮮電商中,以順豐優選、一號生鮮、本來生活、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為代表的商家都獲得了強 大的資金注入,而且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行業資源優勢,進而上演了一場生鮮電商備戰大賽。在這期間,B2C、C2C、O2O等各種模式都被演繹的充分, 越來越強勁的移動互聯網工具也為各商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這個階段,顯著的特點是生鮮電商們從開始的小而美轉變為如今的大而全,幾乎所有生鮮品類都有所涉及,人們的對生鮮消費理念也 在慢慢想電商的轉變,巨大的商機不得不讓互聯網巨頭們覬覦,2013年底2014年初,天貓和也加入了這個陣營,如其他行業一樣,只要有巨頭參與就會 有整合與并購的產生,生鮮電商今后將進入資源整合與格局更變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