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學院素有不錯教育傳統(tǒng)。立足本省實際,突出嶺南文化特點,以面向、適應、引路基礎音樂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為方向,以培養(yǎng)德藝雙馨、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應用型、創(chuàng)立型一專多能音樂教育人才以及大、中、小幼專一音樂教師為目標。近年來,為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學院凸顯“特色鮮明、與嶺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適應、在國內(nèi)外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水平辦學和人才培養(yǎng)理念。依據(jù)《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在課程改革上明確提出了“運用國內(nèi)外先進音樂教學法,圍繞舞臺講臺開展教學教改;先素質(zhì)教育、后精英教育;先大課、后小課;應用、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改革思路和要求。
在專一基礎課方面,突出師范性,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年級的課程中,加強鋼琴演奏、聲樂演唱課的教學,增加應用鋼琴課、應用聲樂等集體課;加強作曲基礎理論、舞蹈、合唱等基礎課程建設力度。
重視實踐教學,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實踐工作坊,完善了基于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洛茲三大音樂教育體系的音樂教學法課程模塊。學生在學習課程模塊的同時,參與音樂教學法工作坊項目的研究工作。已在多個地市的幼兒園、中小學、少年宮等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并與部分單位設立了基礎音樂教育合作研究項目,為學生實踐提供場所。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提高學生組織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能力,在實踐中引導學生重修養(yǎng)、長知識、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