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遇冷 用智能化提高酒店的IQ
未來酒店的競爭將主要在智能化、個性化、信息化這三個方面展開,即所謂的“智慧型酒店”。
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高端酒店餐飲業(yè)整體業(yè)績普遍下滑,中高星級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保持在低水平徘徊。經濟型連鎖酒店方面,以集團酒店為例,2015年第1季度平均入住率為79.3%,同比下降2%,RevPAR為12優(yōu)惠/間,同比下降7元/間。
對此業(yè)內分析,傳統酒店業(yè)經營遇冷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隨著旅游消費升級,大眾旅游已向深度度假過渡,而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紀的傳統酒店存在硬件產品老化、運營模式陳舊的現象;二是用戶更加青睞有特色的個性化住宿產品,傳統酒店卻同質化嚴重,只能淪為互打價格戰(zhàn);三是與互聯網的結合大多僅進行到“客房預定階段”即止,如何創(chuàng)造出更多與客人互動的智能與個性體驗,傳統酒店顯然步伐略慢。
僅僅“互聯網+客房預訂”是不夠的
面對以上諸多挑戰(zhàn),2013年旅游局發(fā)布《飯店智能化建設與服務指南》,未來酒店的競爭將主要在智能化、個性化、信息化這三個方面展開,即所謂“智慧的酒店”。
互聯網對酒店行業(yè)的滲透目前主要體現在入住前——即“客房預定”階段。而“智慧酒店”的概念,則是將互聯網與智能技術滲透在入住中——酒店客房、用餐、娛樂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互聯與智能網化;入住后——酒店在運營過程中同酒店周邊行業(yè)的廠商在商業(yè)合作模式上的創(chuàng)立,進而打造出以酒店為中心的新生態(tài)圈。